最近有个朋友来找我谈心,说是心烦郁闷,其实也多是生活中琐碎之事,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之事,细说起来也多是因为和男朋友的关系处得不好,多是抱怨男朋友的种种,我作为旁观者想要提点两句吧,可是她却是完全听不进去,沉浸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不肯跳脱出来,我是插不上一句话,索性我就充当个"垃圾桶"好了,保持沉默任由她去发泄心中的不满。
其实我这个朋友一直以来也是如此,爱抱怨,爱碎碎念,还特别固执!每次想要给她点建议吧,可往往都是多此一举,她或许就是要把这种不好的情绪说出来就能内心舒坦一些,可是她却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缺点也都视而不见,倾诉完后依旧我行我素,依然会重蹈覆辙继续为类似的事情而烦恼,却不会去想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模式,总是把自己困在设定好的思维局限里面。到头来还要说是别人都不关心自己,不理解自己,把矛盾的根源总是推向别人,而从不想想自己有什么是做的不对的。
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类型的不在少数,我就是我,不想要为任何人而做改变。其实,改变,只是为了自己,从来不为了别人!那些看似潇洒我行我素坚持己见的人,大多都是比较固执的人,生活当中往往不会变通,不灵活,爱认死理,认准了的事情往往不会改变!成于,察纳雅言;败于,固执己见;察人者,心知肚明,取人之长,完善自己;固执者,自持聪明,夜郎自大,我行我素。
在心理学上,固执甚至执迷不悟指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无法将客观与主观、现实与假设很好的区分开来。如果将自己已有的经验驾驭在现实之上并过分固化的话,就会执迷不悟。固执往往是自己对认知的混乱。
电影《音乐之声》中,奥地利见习修女玛利亚在一个祥和和友爱的修道院中长大,耳濡目染,所以个性热情开朗,充满生气,对人亲切、自然,对生活充满热爱。在萨尔茨堡,她的快乐、随和的个性,使她成功的教育着冯·特拉普上校的七个调皮又可爱的孩子,让孩子们越来越快乐。可以想象,如果她一直按照上校严格、刻板的方式教育孩子,那些孩子就会像影片开头那样,不快乐、叛逆、表里不一。玛利亚也让上校从他的封闭和刻板中走出来,从而赢得了上校的尊重和爱情。
在人和人的相遇、相知、亲密中,什么都是有可能改变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像是这位上校一样,固执刻板,如果她没有受到玛利亚的感染,没有做出改变,也就获得不了玛利亚的芳心。
我们因为他人的固执而着急,他人因为我们的固执而难受。
每个人在长期的社会社生活中,由于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的不同,都会形成一种固有的、有规律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很多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人对某一事物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后,在潜意识中即为自己的思路设置了一道保护屏障,遇到他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时,就会产生排斥,难以理解和接受。我们身边有很多的人常常因为和别人意见不合而争执不休。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别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不和,找不到中间的平衡点的话,话题大可不必再继续下去了,自己退一步还显得自己看得开大度,如果遇到对方也是固执的人,那不就变成独木桥上的两只羊了吗?谁也不肯让步,最后只能闹掰,给自己平添了一肚子火。固执己见并不是一种聪明的处事方式。
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做事我行我素的人,往往逃脱不了固执所带来的烦恼。适当的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的观点比自己的更好,还可以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或思维方法,适当的妥协,可以带来和谐的人际氛围,放弃无益的固执,学习倾听和妥协,学会改造和完善自我。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