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悦读分享首页 > 睿信识习 > 悦读分享

冯友兰: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作者:

八年辛苦备尝,喜日月重光,顾同心同德而歌唱。

西山沧沧,滇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字里行间,风云鼓动,九州激荡。

时至今日,仍感气势恢宏,一诵难忘!

遥想当年,有人青衫磊落,泼墨挥毫间写就《西南联合大学碑文》!

他,就是名震寰宇的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

 01

冯友兰,字芝生。

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的书香门第之家。

良好的家教渊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熏陶,为冯友兰的成长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冯友兰12岁时,父亲因病猝逝,教育子女的重担落在了冯母吴清芝身上。

冯母吴清芝,通诗书、豁达自强、处事有方。

得益于慈母教诲,兄妹三人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出国留学,并且都卓有成就。

冯友兰成为学贯中西的哲学大家,弟弟冯景兰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妹妹冯沅君是著名作家和文学史家。

而且“一门三教授”,这在中国学界极为罕见。

在冯友兰亲自撰写的《祭母文》中称颂母亲为“惟吾之懿质,集诸德之大成”。

02

冯友兰的婚姻大事,也是一波三折。

1911年暑期,冯友兰谨遵母命,与表妹吴淑贞完婚。

然而,红颜多薄命。

1913年春天,冯友兰的结发妻子吴淑贞患病不治身亡。

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学业,冯母并未写信告诉儿子此事。

直到暑期,冯友兰回唐河度假,方知夫人吴淑贞已病故。

1914年,冯友兰在上海读书时,经同学介绍与同乡河南新蔡人任载坤相识。

但直到1918年夏天,冯友兰23岁,任载坤24岁,两人双双从学校毕业后才一同回开封结婚。

幸得任载坤这位贤内助,才使冯友兰“不相累以庶务,专心从事创作”。

在清华西迁昆明期间,由于物价飞涨,生活艰难。

为了开源节流,任载坤一人张罗家里大小杂事,还想办法做些手工挣些小钱。

她甚至在家门口摆一个油锅炸麻花,卖给旁边小学里的学生。

“文革”期间,冯友兰蹲牛棚,夫人任载坤天天站在远处眺望,盼他回来,那个地方被冯友兰戏称为“望夫石”。

从1918年夏至1977年秋,这对同甘共苦的夫妻一起走过了五十九年的漫长道路。 

 03

冯友兰自幼刻苦,文思敏捷。

1913年他到上海就读于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开始对逻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15年他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哲学系。

在北大求学的岁月里,他得以探寻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1919年11月,冯友兰负笈求学于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系统地学习西方哲学。

自1923年,学成归国后,冯友兰先后执教于在中州大学、广州大学、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清华大学南迁,冯友兰随校南下。

后又西迁昆明,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兼清华文科研究所所长。

1937年至1946年,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关键十年。

他深信,有着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础的中华民族绝不会灭亡,困厄只是暂时的。正是凭此坚定信念,冯友兰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埋首著述,潜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期间,冯友兰先后出版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事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合称“贞元六书”。

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也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04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冯友兰首当其冲。

不但其思想被当作唯心主义的代表而屡遭批判,其人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而成为批斗的重点对象。

其间,冯友兰被抄家、贴大字报、封存文物和书籍、冻结工资,夫妻俩每月仅12元生活费。没有御寒的衣服,他只好披着麻袋去参加批斗会。

除了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接受批斗,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扫街道了。

只是那时的冯友兰,已年过七旬,身患重病。

时代的悲剧,让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差点就死在“牛棚”里。

后来,由于领袖的特别“关照”,冯友兰逃过一劫。

经过文革之殇的冯友兰,如惊弓之鸟。

曾经醉心于学术的他,开始以诗词表达对伟大领袖的感激之情。比如:

“曾以宏词作《天问》,又以革命作《天对》。旷世风流问对人,万岁万岁万万岁”

如此谦逊,如此直白,再难见写《西南联合大学》碑文时的风骨和神采。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经历过文革的人应能读懂他的无奈。

 05

“文革”后,冯友兰反省自己在这期间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

他只是一个书生。

在85岁高龄,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他重新拾起如椽巨笔,书写中国哲学新篇章。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以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完成了近200万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

冯友兰一生的学术代表,可以说是“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

“三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

“六书”,就是在西南联大期间,所著的“贞元六书”。

在写完《中国哲学史新编》不久,95岁的冯友兰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06

季羡林先生曾评价冯友兰先生,我们可以说他是晚节善终,大节不亏。他走了一条中国老知识分子应该走的道路。在他身上,我们是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的。

梁漱溟先生对冯友兰先生的评价:“他好像是儒家,好像是发挥中国传统思想,好像是这样,可其实呢,他的为人是老庄的吧,老子一派。老子一派,那是不像那个儒家,好像忠于自己,一定要正直,他不是那样,他是有点……他有点像玩世不恭。”

作为中国哲学的先行者,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则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