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家观点首页 > 专家团队 > 专家观点

高中华:毛泽东同志的领导艺术

作者:高中华

高中华,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学秘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泽东讲话从来不是直接点问题,他都是通过历史典故、《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来评判当今的人和事。这一点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要学,你看历史上人们怎么做的,我给大家讲个例子。王洪文从上海一个保卫科科长到北京来做了党中央副主席,毛泽东有时候跟王洪文说,你应该读一读《刘盆子传》。这个名字王洪文很陌生,更没听过,毛泽东说完就不提了,王洪文也不敢问毛主席《刘盆子传》去哪里查去。他回上海,找到上海教授,他说毛主席让我读一本书,叫《刘盆子传》,你知道吗?那个教授一听心凉了,他没敢说。 西汉末年,西汉末年,放牛娃出身的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15岁时摸彩摸到皇帝的宝座。当了皇帝,仍与一班放牛娃玩在一起,不学无术。毛主席就暗示王洪文要多读书,不然最后的结局就是刘盆子。毛泽东从来不说王洪文你不能干,你赶紧回来吧,王洪文你多读读书,他不那么说。他说,你只要能把《刘盆子传》看懂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这当然只有这种博古通今的伟人才能做得到。 毛泽东分析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时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通过这个故事讲什么道理?做事要集中一点,做透它。你看,当时把关羽放在荆州,关羽很自傲,很高调。孙权跟他谈判想结亲,关羽还骂了孙权,意思你们家的犬子一般,还找我们家孩子吗?就是两家根本不可能谈到一块。孙权受辱,最后用各种方式把关羽给弄掉了。张飞要报仇,最后张飞也死在他的士兵手下,被砍头了。刘备一看两兄弟这样了,很急躁地去救驾,结果自己被人火烧联营。三分兵力哪能不败呢? 这里我讲一个例子,什么叫审时度势。毛泽东有原则性,但是毛泽东的灵活性也是很高的。在长征过程中,长征在出发的时候先到湖南的湘西找贺龙,找“贺胡子”去,但是开了黎平会议又转向以遵义为中心,召开了遵义会议又转向川西北与张国焘、徐向前会师去,一渡赤水之后又转向云贵川三省边界,四渡赤水之后又进军黔西南。所以你看,毛泽东能够因时因地,根据情况的变化避实就虚,哪里敌人少、我更安全,我就去哪里,而不是哪里敌人多,我去哪个地方,这是毛泽东工作方法的一个特点。

下面讲一个进军东北的例子。当时毛泽东很希望部队能往南走,能渡江去,赶快打败蒋介石。但是经过多方考虑,他认为还是要作出决策:进军东北,“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整个战局是不一样的。因为得到东北,有工业基础了,可以稍微休养生息,可以储备兵力。如果当时急着往南走,可能整个战局就不一样了。往北走先占据哪个重点呢?毛泽东给林彪写信,反复告诫他:首先占领锦州,叫关门打狗毛泽东与蒋介石的用兵是不同的,毛泽东是授命于将帅,我告诉你怎么走,但是从来不干涉将帅。一开始林彪还不能深刻领会主席的意图,当时蒋介石也知道东北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后来他说,东北不是中国革命的起源地,而是中国革命的归宿地。他说:“希望各位在这最后成功的时候,格外奋起,格外努力,完此一篑,以竟全功。”这足见毛泽东对东北的关注程度。

最后,虽然当时蒋介石非常清楚东北的重,但他失去了,他用兵用招还是晚几局的。最后毛泽东评论说:“蒋介石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没有看见,等到看见了又不好得计。比如辽沈战役时他对卫立煌的部队,总是犹豫不决,最后才下决心,强迫他去热河、到北平。如果早一点,我们围攻锦州的炮一响就让他马上走,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切他一个尾巴。如果在我们还没有打锦州时,就把沈阳、锦州统统放弃,集中于平津,跟傅作义搞在一起,我们也不太好办。”所以毛泽东讲“见势迟,得计迟”,错失战机。但是毛泽东不直接说,他讲故事。

1959年毛泽东与几个委员又聊天了。他说,你们看看历史上,《三国演义》曹操、刘备、袁绍,哪个聪明啊?大家都议论,有的说曹操聪明,有的说刘备聪明。毛泽东说,曹操多谋善断最厉害。一般我们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觉得曹操是个天才,都比较喜欢诸葛亮。但是最后毛泽东评价的刘备也很厉害,但是稍逊一筹,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就看出,慢了一点,最迟的是袁绍。他从战略、战术反复来比较的。

他又提到,怎么样保证正确性呢?要当机立断,虚心听取意见。淮海战役时,中央曾经三次要求粟裕马上渡江,但是粟裕三次向中央进言。第一次是1948年1月22日,他说现在还不宜过江,然后讲了几条不足之处。他说,敌人也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术,不只我们自己会打游击,他们也会打游击。我们分散的时候,他也会进攻的,我们不要老把蒋介石这个部队看得很弱。如果对手很强大,我们战败他,不更显得我们的实力吗?我们原来一些电视剧、影视作品,把老蒋的部队搞得很没能力一样,实际上敌人也会进攻我们。同时提到了,要采取忽集忽分的方法等措施,这是第一次。

过了几天,中央又命令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渡江南进,但是粟裕又要求推迟。这就看出来毛泽东作为党的统帅和华野的互动关系,他拍板了,但是虚心纳谏。但是粟裕很聪明,他说,以上是个人不成熟的意见,我是愿意过江的,但现在还不成熟,如果中央还是让我们过的话,我们做好准备。这就看出下级对上级的命令怎么来完成,我还是做准备,但是我认为还是不合适。

最后一次,粟裕直接来到了河北城南庄,直接向中央汇报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延缓实行这个决策。但是毛主席怕粟裕这个方针遭到反对,毛主席先把粟裕夸一番,说粟裕这个人很有本事,经历过孟良崮战役等。但是打完这个战争之后,最早想过江的还是粟裕。粟裕当时给中央写信:“此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把江北战争发展为一场大的淮海战役。在战争年代,军情变化很大,但是毛泽东根据军情,及时的决策。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怎么出主意

怎么用人?正确地客观讲,陈云说,当时在延安时期,解放前时期,叫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气量大,包容,很重要的特点;第二,用得好,爱护人,用得恰到好处。

那怎么用人呢?能力与感情,能力就是使人所之长,选贤任能;情,指凝聚合力,同舟共济。“能”与“情”,两个字。一个人没有能力不行,你说我的侄子,有感情,是亲人关系,能用吗?一个人有能力,但是他不忠诚于我,能用吗?

怎样识人之长、选贤任能?用毛主席的话讲,就是这样几个字:一个是“任”,我用你到那个位置,但是我用了之后能不能授权与你,这是两个步骤。任就是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授就是充分授权,用人不疑。

毛泽东在评论十大元帅的时候这么说过,“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打仗他可以,但是可能他做经济工作,做宏观工作还不行呢。所以必须把这几个人用得恰到好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朱德同志,此人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两人一起在井冈山创业,一起经历长征,在很多时候朱德同志是支持了毛泽东同志的,而且从来不抢权,不抢功。还有陈毅同志,当时在井冈山时期搞过红四军“七大”会议,当时朱德和毛泽东同志因为在党和军队问题上出现一些分歧,陈毅这么说,“你们朱毛吵架,一个是晋国,一个是楚国,两个大国天天吵,”我是小国,处在你们大国之间,我跟哪边走。我就是怕红军分裂,还是希望你们两方面团结。

后来召开古田会议,明确了毛泽东提出来的党要绝对领导军队,统一这个原则。而且当年周恩来也支持毛泽东,说朱毛不可分。所以陈毅在很多关键环节,关键场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毅逝世时,毛泽东当年一开始没参加这个活动,但是突然想起来,他说今天是不是陈毅追悼会呢,穿着睡袍,套着外套,赶赴到八宝山。见到陈毅的夫人张茜说:“陈毅是个好同志,他为革命立了大功劳。”

还有一个人——徐向前。我们知道,历史上西路军征战牺牲很大,徐向前当时只身一人回到了延安,毛泽东说了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能回来就好,有了鸡何愁没蛋呢?”

还有罗荣桓,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以后多次说,罗荣桓是个好同志,此人非常有党性。当时正在开常委会,听到罗荣桓病逝的消息,毛泽东同志让常委会起立鞠躬默哀,毛泽东赶赴医院向罗荣桓遗体告别。毛泽东同志为罗荣桓作诗《吊罗荣桓同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这首诗就讲到罗荣桓同志在革命年代,建国初期对毛泽东同志的支持。

建国初期,高岗有一次跑到罗荣桓那里说,我们能不能推举林彪做部长联合会议主席,学苏联那一套?罗荣桓说,是谁的意思,是主席的意思吗?高岗说,不是不是,我就问一下你。罗荣桓及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主席,高岗想联合陈云、邓小平,也希望能够把自己推上去。因为当时周总理主要负责外交工作,经济工作主要是高岗来负责,高岗的欲望膨胀了,他觉得总理那么信任我,主席那么信任我,是不是还要让我担任更大的责任啊。但是陈云、邓小平联合起来告诉主席,所以当年毛泽东说,罗荣桓是党中的圣人。从那以后,高岗也不敢多说话了。

毛泽东说,刘备会用人,他说刘备得了孔明,“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毛泽东经常用历史典故来谈当今的用人方式。但是毛主席也说,刘备也在用人上出现过失误。他说,让关羽守锦州是一个错误,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诸葛亮有没有错误啊,他说诸葛亮也犯过马谡街亭失守的错误,诸葛亮明明知道马谡这个人纸上谈兵,空空而谈,没什么真本事,反而用他,你不是犯错误吗?感情战胜了理性。

1953年,当时讨论团中央领导班子的时候,胡耀邦同志去北京做团中央书记,有人说太年轻了,等一等。毛泽东说,当年孙权就重用了年轻的周瑜,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为什么不能用年轻人呢?毛泽东经常通过这样的语言、这样的语气做一些说服工作。后来,包括胡耀邦等人,纷纷从各地到北京来工作。

毛泽东说,要充分授权,用人不疑。林彪到东北之后,毛泽东让他进攻锦州,他不去。但是毛泽东说,我不与你计较,但是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权统属于你,不应分散。第一我要求你去战锦州,你不去我要告诫你,但是前线一切军事、政治指挥权还是属于你的。我们可以把这个事和蒋介石做个对比。蒋介石这个人比较细腻,细腻到什么程度呢?最近蒋介石的日记有些公布了,他的警卫员指甲长了,老蒋写日记说,我的警卫员小李指甲长了,我要明天告诉他。国民党的组织部长陈果夫、陈立夫有一次找老蒋,到他办公室去汇报工作,陈果夫他们感冒了,就往地上吐了口痰。老蒋晚上写日记了:果夫今日在我办公室吐痰,可耻也。就可以看出来,蒋介石的风格,很细腻,很细致,最后到了一个刻板的程度了。毛泽东则擅长于委任他人,他的性格是不一样的。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记者采访他说,你觉得你们两党哪一个党最有希望。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毛泽东说,你看老蒋这个姓,有什么特点?上面草字头的,下面是将军。记者明白了,毛主席说蒋介石是草头将军。他说,你呢,你这个姓毛呢?毛主席说,你看我这个毛子,三横一撇拉过来了,我的手如果往左一撇,不就是手了吗。就是我这个手一反击,就能把老蒋给抓住。记者就把这个典故记录了。毛主席的语言很诙谐,很打动人。

而老蒋事前迟疑不决,任命后又不放手,超愿意指挥。他本来让卫立煌在东北负责,但是在上飞机之前还派人调查卫立煌这个人的家庭背景。卫立煌知道以后能不生气吗,你对我不信任啊。国民党的统治系统非常的重叠、交叉、混乱。后来蒋介石让杜聿明去前线指挥,蒋介石说,小杜啊,你赶快走吧,去前线徐州领导徐蚌会战。蒋介石回到屋里去,杜聿明就跟过去了,把门关上了,他说我怀疑刚才参加会议的某一个人是中共人士,说郭汝瑰。蒋介石说,你怎么认为他是中共人士呢?杜聿明讲,老郭这个人,我们是同事,当年在黄埔军校还是同学。此人没有家眷,给他找个老婆他不要,他说家眷在老家,同事间不吃不喝不嫖不赌,他说这样的人一看就是中共人士。蒋介石勃然大怒,他说:“难道又喝又吃又嫖又赌的是我们国民党吗?”反而把杜聿明骂走了。所以后来杜聿明讲,此人不仅指挥上没有指挥道德,也不能够礼贤下士。这也是后 来蒋介石军事上失力的一些重要原因。

而且蒋介石常常用人唯亲,谁跟他亲,谁跟他近,他用谁。当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手,眼看守不住了,蒋介石后来把刘峙免了职又复位了,他信谁从来不怀疑,但是不信任谁从来不用。山东莱芜战役,国民党五万多人,一天就打垮了,后来投降了。当时山东战区的负责人王耀武说:“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一旦这个军队没有了信仰,最后都抛弃蒋介石而去。所以毛泽东就问周恩来,国民党怎么搞情报啊?周恩来说,军统特务戴笠等人靠两个字,第一靠钱买情报,第二靠女人骗情报。毛主席告诉周恩来说,我们不能这么搞,我们靠信仰。

关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如果把当时的中国看作一条船,那么毛泽东就是船长,周恩来就是舵手,两个人相得益彰。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就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周恩来,就是领导和助手。有人讲,周恩来集聚了千年的宰相文化于一身。而对于毛泽东来说,犹如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所说,最离不开的也是周恩来。还有培养人脉、聚和人气等等。1945年在延安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提出来,应该给一些有错误的人机会,毛泽东还是提议王明、李立三等人选进中央委员会。有些人很纳闷,他说毛泽东,当年王明把你坑苦了。毛泽东说,对人要一分为二,承前启后,治病救人,王铭虽然犯了错误,对人不但要允许他犯错误,也要允许他改正错误。第一轮选举的时候,王稼祥落选中央委员,毛主席做工作,说王稼祥在长征途中是有贡献的,我希望你们大家选他,他脱了帽给他鞠个躬。确实,在整个革命过程中,毛泽东在用人上有很多经典的故事,值得去反复回味。

三、领导者自我修炼的五

那么毛泽东怎么具备这种能力的呢,我们来回顾一下。领导者自我修炼的五要:第一,要树立权威,一个大党一个大国的领袖权威是很必要的,民主集中制最终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第二,领导要有胸怀。第三,要提升自己形象。第四,要懂得语言艺术。第五,要十分重视学习。

第一,要树立权威。这里我引用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评价,他认为蒋介石这个人不能提出向旧战略挑战的新战略,他不过是一个平庸的战略家;而毛泽东是善于利用时代的机缘进行革新的人。1971年,随着国际压力的增强,我们必须打开国际大门,通过各种的机缘,包括自己的主观能力,邀请尼克松访华。而且毛泽东是在个人的卧室里边召见了美国总统,到现在为止,毛泽东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在自己卧室里边召见美国总统的人。而且尼克松刚到北京,他也不知道毛泽东什么时候见他,后来告诉他说毛泽东两个小时以后要见你。尼克松又高兴又紧张,他说能不能明天啊,能不能后天啊?我们外交部说了,就两小时以后,明天能不能见你,后天能不能见你,还不一定呢。尼克松来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功课,《毛选》看了,毛泽东军事的一些书也看了,中国的国情也了解了。进去之后毛泽东说,我们来谈谈哲学,这下把尼克松给谈懵了。第一个叫“paper tiger”,毛泽东用英语说的,那就是当年说的纸老虎,这一下把尼克松搞晕了。所以毛泽东在外交上的战术和战略,在整个国际舞台上也非常人所能比拟的。

彭德怀对毛主席是很忠诚的,确实如此,因为彭德怀上井冈山比较晚,他认为毛泽东是他的老大哥,长征期间他把毛泽东当成自己的老师,在延安时期彭德怀也把毛泽东看作是革命的伟大领袖。当年长征之初我们有8.6万人,打过湘江之战只剩了三万多人。长征行军途径一个村庄,看到一个老大爷在地上摆摊,大家问,你在干嘛呢?对上联,对下联。上联写道:天当棋盘星做子,谁敢对弈。张闻天、博古喝过洋墨水的人,看半天,不知道怎么对。那位老先生说,我这放了好长时间了,很多人从我这儿过去了,没人敢对下联。有人说把毛泽东叫过来,毛泽东看完之后对的下联,可以看出他的胸襟与气魄:地作琵琶路为弦,我来弹琴。当然有些人说,这是毛主席创新的吗?不是的,这个诗我后来查了一下,是明朝解缙作的。包括毛泽东怎么树立权威管理好子女,那都是很有典型意义的。

第二,要有胸怀。毛泽东在建国前,在延安时期,延安整风,后来的审干运动,确实有点过激行为,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礼堂开会时向大家承认错误,他说:“这次大家都洗了澡,就是水热了一点儿。不少同志被搞错了。凡是被搞错了的要一律纠正,坚决平反! ”“今天,我就是特意来向大家检讨错误的,向大家赔个不是,向大家赔个礼。”说完之后大家很安静,因为这个审干运动太过火了。毛泽东说,我向你们赔礼,你们也应该还我一个礼吧,你们不还礼,我的手就放不下来啊。大家感觉到毛泽东这个道歉还是有诚意的,就报以掌声。

毛主席在用人上,建国之初,当时副主席六个,刘少奇、朱德、高岗,还有三个党外人士,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当时毛泽东专门到北京老站去迎接从上海坐专列来北平的宋庆龄。而且毛泽东亲自上车来迎接宋庆龄,表示诚意,一块登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还有,毛泽东亲自请李济深、张澜做国家副主席,这就是礼贤下士。当年张澜说:“我年纪大了,不适合出来了。”毛主席说,你有德,无论如何请你出来。包括周恩来,亲自请黄炎培出山做副总理。蒋介石就不一样了,当年蒋介石搞选举,蒋介石当了总统,李宗仁当副总统,李宗仁打电话给蒋介石,蒋总裁明天我们就职了,穿什么服装啊?蒋介石很生气地说,现在是战争年代,穿军装。第二天李宗仁穿着军装到了总统府,前面蒋介石穿着中山装,后面李宗仁穿着戎装,基本上成他警卫一样了。蒋介石就是通过各种场合来羞辱他的部下,心无度量。所以李宗仁回忆:“蒋先生以一国之尊,在这种小地方他的度量都不能放宽,其为人如何也可想见了。”后来到了60年代,李宗仁登了一张报纸,说我因为家庭情况想变卖一些财务。香港同志发现之后就报告周恩来,周恩来说,问问多少钱吧。一查,要五万块钱,总理就告诉了毛主席,他说我们查查,他要五万,其实就值一万。毛泽东哈哈地说:“恩来啊,你怎么糊涂了呢,这是李宗仁,他是投石问路。他要五万,给他五万。”李宗仁知道消息之后说,共产党是识货的,又不远万里冒着被敌人暗杀的危险,从欧洲转移回到国内。

第三,要提升形象。讲一个例子就可以了,1966年7月16日,73岁的毛泽东横渡长江。当时《人民日报》说,他在长江中畅游十五公里,用时一小时零五分钟,当时《人民日报》等很多媒体做了刊登。不管风吹浪打,闲庭信步。

第四,要懂得语言艺术。毛泽东的语言太巧妙了,人家问毛主席,什么叫政治啊?现在大学教授说,英国人怎么说,美国人怎么说,法国人怎么说,能写好几本书。毛主席说,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统一战线嘛,我的人多了你的人少了,我占上风了。还有,他在军事、政治、外交,还有党内问题上,语言很形象的。

第五,要十分重视学习。毛泽东真是遍读古今中外的好多书,他在病逝前一小时还在看书。比如,毛泽东说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个:第一,平定定四方,怀柔之策。今天我们面临很多民族问题,中国传统的怀柔之策,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治理民族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怀柔政策,不急功近利,劳民损兵。第二,不贪图游乐,每早视朝,用心听取各种建议,出言周密。他说作为一个领袖,作为一国之君,应该做到勤奋。第三,罢朝后和大臣推心置腹讨论是非。最后,晚上同人高谈经典文事。毛泽东是这样说李世民的,其实他也是这么做的。

毛泽东为什么喜欢读书呢,他说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如果要想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一部四千万字的《二十四史》他反复阅读,直到逝世,一部三十万字的《资治通鉴》,他说:“我读了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我们不说其他的,就从勤奋上讲,确实是榜样。他出访期间,各种场合,大量读书。还有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调查研究。这里我引用一个日本人对毛泽东的评价,他说,表面看来毛主席非常温和豪放,但是他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他是一个举世无双的巨人。还有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也有一些评价,“像毛泽东那样的人物,在一个世纪,也许一千年里只能产生一位,他们占领了舞台,以天才灵感写下了历史的篇章。毫无疑问,毛泽东是巨人中的巨人,他使历史显得渺小。”我到国外学习的时候,看到现在国外还保留很多文物,就是在文革期间,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很多文革作品都已经翻译成意大利文,甚至包括日文。当时意大利的小青年集合起来,他们要到中国来见见毛泽东。当年尼克松说,毛泽东具有能够吸引狂热追随着的领袖人物的超人魅力,没有哪一个真诚的革命者不为他的巨大魅力所折服。在《论中国》中,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写道:“此人气魄很大,是从全球战略上考虑问题的。”邓小平也评价过,没有毛泽东同志,中国的建国时间,中国建国的道路可能还更漫长一些。




睿信方略坚持“注重实效 实现卓越”的服务理念,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课程、政策解读、课题调研、干部培训、邀请国家各部委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等专业化服务。

睿信方略的核心优势:通过定制化课程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系统培训与咨询业务解决方案。

我们和客户一起,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帮助客户实现既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能力的持续、稳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27层

电 话:010-59706310

传 真:010-59706315

值班电话:010-53354778

邮 箱:amc@amcorg.org.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睿信方略办公室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