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家观点首页 > 专家团队 > 专家观点

程会强:详解“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

作者:程会强

程会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曾任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互联网+”抢占未来制高点

“互联网+”是中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信息生产力与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最大的区别是信息时代产生共享经济,共享信息量越大,共享的人越多,价值就越高。信息已成为继土地、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纵观信息生产力发展历程,已有两种典型发展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把互联网延伸到工业,通过高功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技术分析等组合,大幅度提高现有产业的效率并创造新产业。第二种以德国为代表,从工业领域、物联网延伸,提出工业4.0计划,实行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当前,“互联网+”是新一轮改革的倒逼利器。从社会层面讲,互联网平等、开放、共享的精神决定了“互联网+”可为大众提供创业机会和话语权,释放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能量。信息服务可直接为大众服务,促进普惠社会建设。从企业层面讲,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以其应用创新能力等优势,对传统产业形成具有变革意义的冲击和倒逼,刺激传统行业对生产要素、商业模式进行主动调整,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驱动力量。

推行“互联网+再生资源”,可以创新回收交易新模式。在充分依托定点资质,布局覆盖社区、街道、商场的回收网点基础上,建立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将回收交易终端深入城市社区,把城市中产生的废旧资源回收到线上,并转换为线上的虚拟货币或积分等,实现再生资源云回收。通过虚拟货币兑换成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商品,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无缝衔接。再生资源由专业回收企业进行进一步筛选、分拣、预处理后,运往再生资源生产性企业进行循环再造,产出的再生资源产品又作为新商品进行交易,从而形成循环式的资源再生利用。因而,实体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者自建,建设“互联网+回收”交易平台,打通线下回收渠道和线上回收网络,从现有多环节、多层次的线下回收网络走向覆盖全国的线上回收网络,强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原料保障体系建设,可进一步提升再生资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行“互联网+再生资源”的进程中,要警惕二者结合的泡沫。“互联网+”一定是“互联网+实体经济”的融合,“互联网+再生资源”也一定要使线上资源回收和线下实体企业规模相匹配。为此,面对“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业务的挑战,还应统筹互联网与行业融合的立法需求和现有法律在网络空间的延伸适用。制定数据安全管理等立法,明确数据所有、使用、转移等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政府部门应与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联合起来,大力弘扬开放共享、扁平互动、多元协同、互利共赢的精神,形成透明的社会协同治理结构,使“互联网+再生资源”通过有序、有效竞争,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与此同时,由于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维护所在供应链的生存,提高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供应链金融”系列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跳出单个企业的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向所有成员的企业开展融资安排,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来提供授信。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利益链条将风险控制在最低。“供应链金融”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之一。“供应链金融”实现了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保障银行信贷安全的双赢效果。

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均可获得银行支持。资金这一“良药”注入配套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再生资源企业赢得了更多商机。因而,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再生资源”相结合,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无异于为虎添翼,可形成“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

“互联网+再生资源+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通过对信息流、废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回收、运输、交易、处理、利用等环节,将回收商、运输者、交易商、处理企业直到新用户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是一条连接回收商到新用户的逆向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废物在供应链上因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从而助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睿信方略坚持“注重实效 实现卓越”的服务理念,为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化课程、政策解读、课题调研、干部培训、邀请国家各部委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等专业化服务。

睿信方略的核心优势:通过定制化课程专注于为客户提供系统培训与咨询业务解决方案。

我们和客户一起,通过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帮助客户实现既定学习目标与学习能力的持续、稳定、健康的提升。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D座27层

电 话:010-59706310

传 真:010-59706315

值班电话:010-53354778

邮 箱:amc@amcorg.org.c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文章、数据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若有疑义,请与睿信方略办公室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