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电话:010—5335 4778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专家观点首页 > 专家团队 > 专家观点

汤敏:用互联网填平教育鸿沟

作者:

汤敏:现任国务院参事、中国经济50人成员、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亚洲开发银行前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曁南大学兼职教授。



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从教育抓起

我国的“扶贫成绩单”让每一个国人自豪。汤敏也感叹,我国精准扶贫成绩在人类扶贫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但他深知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从教育抓起。

扶贫工作有两个重要抓手:一个是提高贫困家庭收入,另一个是让下一代得到良好的教育。如今的扶贫工作迎来攻坚期,阻断贫困代代相传需要依靠高质量的教育,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等措施是弥补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重要途径。

追求教育公平是永久的社会话题,是人类的夙愿。《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的序言中说: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实现教育机会与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但达到教育质量的公平,绝非易事,这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核心。”

教师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力量。综合而言,实现教育公平,一方面需要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形成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定基础。汤敏对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思考。他指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教师是学校关键性的教育资源,师资专业业务素养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而为适应教育变革,尊重学生多样化而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渠道。”

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让人充满忧虑。师资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是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健全,学校教学与管理任务繁重,学习锻炼机会很少,信息不畅,使得地区教师综合能力与城市教师之间差距逐渐拉大,贫困地区也很难留下好老师。师资问题使得贫困地区很多学科无法开设,有限师资名额首先分配给语文、数学。传统教育扶贫的一种普遍方式是让发达地区的教师到贫困地区进行支教,但这种方式可持续性不强;另一种是将贫困地区教师送入高校培训,但成本高昂且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些瓶颈的希望,“‘互联网+教育’的扶贫方式有望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实现教育公平注入新活力。

“慕课”重建教育生态。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我在《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中表示,慕课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形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慕课正在打破学校之间的隔墙,让更多的人分享优质教育资源。慕课是帮助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慕课的涌现,将使学习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使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身边的事实,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慕课将成为纾解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慕课的推广,有利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毕业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缓解结构性矛盾。

慕课可让任何有学习愿望的人能够高效率地利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低成本,甚至免费的学习;为解决师资问题贡献重要力量,实现师生共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机会。慕课目前的试点模式与慕课真正模式表现效果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发展还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导,让优秀教育资源尽可能惠及每一个地区,尽早改变贫困地区的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

数字鸿沟、知识鸿沟、技术鸿沟都来于教育鸿沟

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关键。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多元化的人才日益成为竞争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需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因为数字鸿沟、知识鸿沟、技术鸿沟都来源于教育鸿沟。因此,汤敏坦言,教育需要一场变革。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有可能让创新不够、教育不公的问题迎刃而解。譬如,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创新了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新模式,让人才的评价体系更加完整。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汤敏所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一起开始了名为“双师教学”教学实验,并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专家全程跟踪评估试点项目的成果。

“双师教学”实验灵感来源于2013年“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王亚平等在“天宫一号”上通过电视直播,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世界教育史上学生最多、规模最大、教学形式与手段最特别的课--一名教师同时给8万余所中小学的6000余万名学生上课。受此启发,开始筹划一个新型远程网络教育项目,将全国好学校的课程送到偏远乡村学校中去。

我们每天录制人大附中老师的讲课并放到网上,当天晚上乡村老师对人大附中课中超出乡村学校需求的部分进行必要剪裁,一般把45分钟的课剪裁到30分钟左右。第二天在乡村课堂上播放录像。当视频中人大附中老师提问人大附中学生时,现场乡村老师把视频停下来,让当地学生来回答人大附中老师的问题。如果学生都答对了,就继续放视频。如果没答对,现场老师就会用几分钟把这个概念讲一遍。”

“双师教学”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与活动的师生均受益良多。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一国际团队对这一项目三年的追踪评估,初中进校时实验班和控制对比班的考试成绩几乎完全一样,三年后的中考成绩试验班平均分比控制班整整高出了二十分。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大大提高,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更有意义的是,我们发现参与试验的乡村老师受益更大。

为了进一步呈现这种“新师徒制”的特征,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2015年初开办的名为“戴你唱歌”超级声乐慕课。戴老师每周一三五请一个青年歌手做示范并亲自点评。这样每节课25分钟的视频,一年多时间收获了高达4亿多人次的点击量,每周都有近千万人跟着戴老师学唱歌。新师徒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新渠道,改变教育模式,扩大教育规模,弱化空间、时间限制;“徒”选“师”自由度增加,选择范围增大,同时与多个老师学习,博采众长;交互性增强,健全激励机制等。

互联网、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关系是我十分关注的话题。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挑选合适的师傅,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师傅更好地教授知识;对徒弟们进行大数据分析,分析其特点、个性化需要等。譬如,IBM的沃森正在进入教育领域,对上海外国语学校实验学生的英语语音进行分析,可在学生拼读完后立刻逐字逐句地指出发音问题与改正方法。

每个人都要在知识快速迭代中建立终身学习理念

社会发展对人们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知识快速迭代中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汤敏说:“知识本身在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就处在迅速演化中,大家所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迭代更新。而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来说,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当务之急。从两千多年前庄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到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教育的理念符合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一经提出便获得全世界的共鸣,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符合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社会发展的知识化进程及形态构成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学习型社会更充分而准确地体现了社会发展形态的转型特征。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一个有效的、低成本的、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国家,能在新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不断灵活转身,立于不败之地。

众所周知,终身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不仅会形成体系化的形态,而且要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汤敏解释说:“终身教育成为国际化的学习和教育理念,发展终身教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从20世纪末开始,我们党和政府确立了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目标,同时为推进终身学习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但现有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为在校中小学生、大学生设计和服务的,MBA、EMBA教育服务的对象也是很有限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学习多呈现碎片化、非系统化特征,这与知识更新速率不匹配,也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终身教育的发展亟待遵循发展规律,提高精准度和有效性,满足实践需要。”

终身学习对教师提出新要求。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更新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汤敏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压力,现在的孩子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其他老师授课,并提出不同问题,不再局限于一个老师的教学,知识的教授有了对照。而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让大数据统计配合深度教学与学习,学生在面对科技载体时也不会有心理压力。”

为促进我国教育发展贡献良多:动员组织城市优秀退休教师作为主体志愿者,参与“常青义教”公益活动,旨在助力农村贫困地区办学水平与教师素质的提升;面向打工子女和农村儿童的“千千树幼儿园”活动;为乡村学生配发平板电脑,实现课前预习、翻转课堂模式的“电子书包项目”;借助网络平台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师资综合素养的“青椒计划”,等等。坚信互联网时代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教育必定朝着更加公平而有质量、更加创新而惠及大众的方向发展。

来源:《教育家》杂志



睿信方略研究院(英文名称为Acme Research Institute)是一家独立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致力于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操性的研究咨询服务。

主要研究领域有:国家宏观战略、区域经济、城市化、产业发展和政策、企业战略与投资决策。

研究院不断探索完善有利于社会智库发展的机制和运行模式,将研究与咨询有机结合,成为国内智库中具有市场化特色和活力的新型智库。

睿信方略研究院培训中心主要职能:承接政府和企业委托,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专题讲座、培训班、邀请国家各部委专家出席授课等。